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婴儿宝宝最喜欢听父母朗读

Public a lion 写于 2010-04-07

  为婴儿朗读?有些人会非常惊讶,这不是“对牛弹琴”吗?他还那么小,怎么会听得懂!现在我们就要打破你的旧观念,一起来看看朗读的神奇功效!  科学依据  宝宝3个月之后,就开始想和身边的人用语言进行交流了,而且还会尝试着发出连续的声音,而到了5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地分辨大部分各种不同的声音,6个月左右,在熟悉的环境里,宝宝会不断地牙牙学语,向你证明,我已经“长大”了!  为什么要提倡给宝宝朗读呢?  从宝宝出生那一刻起,你肯定会情不自禁地与他聊天,虽然你不知道他是否能听懂,但那种聊天的感觉让人惬意!而朗读是一种与宝宝聊天的特殊方式,与随意交谈相比,朗读则是一种更富条理性和组织性的方式,在长期养成的朗读习惯中,宝宝会慢慢地注意到语言中所蕴涵的逻辑性与语法结构,特别是那些有韵律感的文章,同时配有简单明快的插图,最适合宝宝倾听和观赏。  孩子学习阅读就像学习说话一样,并非一蹴而就,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很多父母会怀疑为婴儿朗读的可行性,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朗读,就是为其6岁时学习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你的朗读声中,他们会汲取到声音记忆,养成喜欢朗读的好习惯,为其今后主动阅读铺平道路。  ...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婴儿晒太阳前后的讲究

Public a lion 写于 2010-04-07

  蓝蓝的天空、淡淡的白云,加上阳光灿烂,早春晴好天气让“窝”了一冬的人们禁不住要出门走走或晒晒太阳。不过,近日笔者从上海不少医院了解到,春天看似温和的阳光其实比夏天火辣辣的太阳更有“杀伤力”,各医院皮肤科门诊的皮炎患者尤其是患儿数量已开始不断增加。  宝宝晒太阳别超过半小时  春季一到,不少性急的妈妈就要抱着宝宝出去晒太阳,其好处是,不但能够享受明媚的春光、新鲜的空气,还能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吸收。不过,医生提醒性急的妈妈们:春季空气中有一些对宝宝皮肤不利的物质,所以带宝宝外出晒太阳,最好别超过半小时。  这是一些什么物质?是春天空气里所含的大量花粉和细菌。这些物质会使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的宝宝受到伤害。皮肤过敏、瘙痒是宝宝在春季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医学专家介绍,宝宝的脸部最容易受到花粉、细菌的侵袭。此外,阳光中的一些光波也会刺激宝宝的皮肤。这些原因都会引发宝宝皮肤干燥、过敏并出现一系列其他症状。  对此,专家建议,为避免宝宝娇嫩的皮肤受到伤害,晒太阳的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之内,晒完后要给宝宝多喝水和擦点婴儿专用的润肤霜。  易过敏的宝宝应少晒太阳  对于皮肤易过敏的宝...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婴儿晒太阳的4大注意事项

Public a lion 写于 2010-04-07

  阳光是最好的维生素D“活化剂”,过了一个寒冷漫长的冬天,许多妈妈都迫不及待地要带着孩子晒太阳,帮助宝宝骨骼健康成长。其实晒太阳是一门学问,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方式。  1、选择适当的时间。孩子满月以后,即可常抱出户外晒太阳。时间以上午6—10时为宜,此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下午4—5时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需要强调的是,不管哪个季节,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尤其是中午到下午4时这段时间,最忌长时间晒太阳,因为这个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最强,会对皮肤造成伤害。每次晒太阳的时间长短随婴儿年龄大小而定,要循序渐进,可由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1—2小时为宜。或每次15—30分钟,每天数次,如发现宝宝皮肤变红、出汗过多、脉搏加速,应立即回家并给予清凉饮料或淡盐水,或用温水给宝宝擦身。也可晒一会儿、到荫凉处休息一会儿。  2、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有的妈妈带宝宝晒太阳时,怕宝宝感冒,给孩子戴着帽子、手套和口罩,殊不知这样晒太阳很难达到目的,因为春天太阳中的紫外线较夏天弱得多,紫外线要透过衣物再到达皮肤就很难。给宝宝...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婴儿期儿童的心理卫生

Public a lion 写于 2010-04-07

  婴儿出生后,即不断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不断地形成条件反射,标志着心理活动的萌芽与发展,父母要根据婴儿期儿童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心理培养与心理训练。    1.给予婴儿动作、行为发育的帮助和训练:父母要有意识地锻练婴儿抬头、翻身、挺胸、站立、行走,促使婴儿这些动作、行为的迅速发育。   2.有意识地对婴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按婴儿的月龄,购买适当的色彩鲜艳的玩具,经常给婴儿看色彩鲜艳的画面,使婴儿较多地感知外界事物,获得较多的颜色、声音等刺激。   3.通过影视、讲故事等言语刺激,促使婴儿的言语发育。   4.培养婴儿的良好睡眠习惯:在保证婴儿的生理睡眠外,还要锻练婴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入独自入睡的习惯。逐渐锻炼孩子在夜间不吃东西、不尿床的好习惯。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婴儿期宝宝的呵护小常识

Public a lion 写于 2010-04-07

  小编呵护小常识  •宝宝与保健品  任何药物除了治疗作用外,对人体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保健品也不例外。譬如,人们常给宝宝服用维生素D。当人体内缺乏维生素D时,会导致小儿佝偻病;但如果超量补充,也会引起维生素D中毒症。因此,在给宝宝服用任何保健品前,都应去请教儿科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  另外,民间有些风俗,要给婴儿吃黄连、六神丸等"祛火"或滋补的中药,很多父母还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其实中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许多中药因为成分的不确定性,根本不适合宝宝服用。如服用不当,反而会引起急、慢性中毒或对胃肠道造成伤害,影响宝宝健康。  请千万记住:  药物,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甚至是保健品,都必须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新妈妈的问题  问题一:  宝宝4个月开始加辅食,头几天比较适应,没有什么不良反应。1个星期后出现腹泻现象,大概每天3~5次,到医院就诊两次,化验大便结论为消化不良。服用止泻药后,效果不明显,现仍有每天3次稀便,且有黏液和奶块,宝宝精神状况良好。  消化不良引起的婴儿腹泻,大多是因为辅食添加不当造成的。治疗期间,除了遵照医嘱,服药治疗外,还要重新调整辅...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婴儿期宝宝的心理训练

Public a lion 写于 2010-04-07

  宝宝自从出生就会不断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不断地形成条件反射,这标志着宝宝心理活动的萌芽与发展,父母要根据婴儿期宝宝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心理培养与心理训练。  1.给予婴儿动作、行为发育的帮助和训练  父母要有意识地锻练婴儿抬头、翻身、挺胸、站立、行走,促使婴儿这些动作、行为的迅速发育。   2.有意识地对婴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  按婴儿的月龄,购买适当的色彩鲜艳的玩具,经常给婴儿看色彩鲜艳的画面,使婴儿较多地感知外界事物,获得较多的颜色、声音等刺激。   3.通过影视、讲故事等言语刺激,促使婴儿的言语发育  适合婴儿的影视、故事、儿歌等,能够为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4.培养婴儿的良好睡眠习惯  在保证婴儿的生理睡眠外,还要锻练婴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入独自入睡的习惯。逐渐锻炼孩子在夜间不吃东西、不尿床的好习惯。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婴儿期宝宝的护理原则

Public a lion 写于 2010-04-07

  儿阶段的宝宝体重和身高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肌肉的发育明显增强,手和脚的运动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你能清楚地感受到宝宝直立时腿部的蹬力;在玩耍时他能两只手抓握玩具或做有意识的“推开”动作。  在这个阶段,因为宝宝的体质不同,他们的生长发育速度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护理原则  以“奶”为主,增加辅食  从上个月起,你的宝宝已经开始吃一些"奶"以外的辅助食品,但他还不可能完全从这些食品中获得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只不过通过辅助食品的尝试,来补充"奶"的不足,同时让娇弱的胃肠道渐渐适应断奶后的各种食品。  因此,此时宝宝的主要营养还是母乳或奶粉,乳汁仍然是宝宝的主食。  练习翻身  现在,部分宝宝开始会翻身,可以在床上滚来滚去了。他可以从仰卧翻成俯卧,或从俯卧翻成仰卧,不管是何种姿势、何种体位,只要宝宝已经可以自己来回翻动,那就表示他肌肉的力量已经有所增加。  为了锻炼他的这种能力,每天应在你的细心看护下,有意识地适当地让宝宝锻炼翻身。  陪宝宝玩耍要适度  现在,每天抽时间陪宝宝玩耍变得很重要了。这可以促进宝宝智能和体能的发展,并有助于亲子间的感情交流。  这阶段的宝宝运动和...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婴儿期宝宝的护理要领

Public a lion 写于 2010-04-07

  在出生一年内,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得病的机会虽说较少,但如护养不当也会罹患各类疾病,所以家长如能注意掌握婴儿的各项生活事项,对抚养好宝宝有很大的帮助。  1、吃母乳的婴儿,生后2~3个月就可吃蔬菜汁、果汁。4~5个月可吃少量煮蛋黄、米汤,也可少量吃些鱼肝油、维生素C等;  2、6~7个月可吃些软粥、软面片。8~9个月可吃青菜、肉汤、豆腐、鸡蛋羹。10~12个月可吃软饭、馒头饼干等。  3、每次最好加吃一种食物,吃习惯了再加第2种,每次喂量由少渐多,但不要过量。  4、喂辅助食物。最好在喂奶以前,这时婴儿胃里是空的,容易接受食物,也易于消化;  5、注意小儿消化情况,如消化不良,辅助食物应减量或暂停。  6、喂奶期间母亲要注意营养,以便让乳汁充足。婴儿母亲可以多吃些新鲜蔬菜、豆蛋、肉类等食物,不可偏食。  7、乳母要经常保持乳头卫生,勤擦洗,勤换衣,喂奶前要洗奶头。  8、喂奶次数,一般隔3~4小时喂1次,夜间最好不喂。每次喂奶20分钟,体弱的婴儿喂奶时间可稍长一些,但不要超过30分钟。  9、每次喂奶后,将小儿放在肩头,轻轻拍打婴儿脊背,使吞进去的空气从胃里排出来,以免吐奶。  ...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婴儿期饮食影响宝宝一生

Public a lion 写于 2010-04-07

  婴儿期饮食影响宝宝一生  美国波士顿力夫特大学人类营养研究中心能量与代谢研究室主任苏珊.罗伯特博士说:“我们宝宝期所吃的东西,能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整个的一生。”她认为,在两个主要的生长加速期——婴儿期和青春期,食物显得极为重要。  骨骼的发育就是一个例子。罗伯特博士引用了伦敦宝宝营养研究中心鲁卡思博士的发现:婴儿期不用母乳喂养而用配制成的婴儿奶喂养的宝宝,8岁时他的骨质的钙化作用发育较差。罗伯特解释说:“8岁宝宝的骨质密度受到出生头一个月喂养食物的影响”母乳喂养的另一项长期好处是:在智力效应、体格发育,运动技能、免疫功能等方面,不同喂养食物存在差异。原因就在于,形形色色的奶粉均配不齐在母乳中所发现的生长必需物质。例如,胎儿的脑体积在妊娠的最后一个月增大50%以上,离开母体的循环后,早产的婴儿只能从所吃的食物中获取那些营养,而这应该在母乳中能轻易得到的。母乳中一定的脂肪酸和维生素刺激特殊的神经外膜发育,这对于生理功能方面的发育相当重要。    父母的喂养习惯是宝宝开始正确饮食习惯的关键因素,应引导蹒跚学步的小儿吃各式各样的食物。罗伯特说:“六个月的婴儿开始把任何可得到的...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婴儿猝死综合症宝宝的特征

Public a lion 写于 2010-04-07

  2、有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表现,如对口鼻区触觉刺激出现回避反应;  3、在喂养时易于呼吸停止或屏气;  4、有异常的啼哭声,在同一次啼哭中有不同音调(可能与喉部发音管道的功能发育异常有关);  5、安静睡眠时有青紫特别是轻度呼吸道感染时,就有睡眠时青紫加重,而体格检查未见有心、肺、胸廓、神经肌肉等病因;  6、入睡后发生呼吸停顿,早期轻症仅为呼吸不规则,偶有暂停,重者呼吸长期停止,超过15秒以上,并有发绀、肌张力减退等。轻刺激不易使之苏醒,必须重力摇荡,或拍打足底才能复原;  7、入睡后有脉搏不规则,缓慢或停搏,并出现青紫或苍白。通常把有过窒息持续20秒或更长,或呼吸暂停伴有心动过缓等发作者称为"近婴儿猝死综合征"。  一旦发现婴儿有上述特征中的某些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心肺功能检查,必要时进行血氧和二氧化碳浓度、电解质等测定,以及缺氧和高二氧化碳的反应性试验,以排除高危儿的可能。  如果发现某些造成呼吸道梗阻的病因,如腺样增殖体、鼻后孔狭窄等,可进行手术治疗。婴儿是否需服药物,应由医生决定。父母要学好育儿法,加强对婴儿脉搏、呼吸的监护,要特别避免呼吸道感染。喂食后,取坐位3...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